1、乡村振兴战略从提出到规划实施不到一年,足见国家对这一战略的重视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2018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8年9月,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正式进入规划实施阶段。
2、三十年战略规划释放巨大空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阶段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规划》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
3、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笔者根据《规划》的内容,总结出了和勘察设计行业相关的三个方面的机遇:乡村产业、生态环保和基础建设。
1、紧随城乡发展布局,抓住乡村产业链条“融合点”
乡村产业方面,总要求已经明确,产业兴旺是重点。《规划》指出,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把握城乡发展格局发生重要变化的机遇,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新模式,推动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让农村一二三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拓展升级趋势,结合各地资源禀赋,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
笔者认为“产业兴旺”的核心可以总结为三个“融合”:城乡融合、产业融合、资源融合。目前,我国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建设还在持续推进,城乡的融合发展为这一进程提供了另一个维度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导向为工程建设行业注入了活水。除可在城乡建设方面布局外,勘察设计企业还可在乡村资源融合上找到切入点,在旅游、养老、生态等整个产业链上寻找与自身的“融合”之处。
2、乡村生态环保市场是一片蓝海
《规划》提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实施“厕所革命”,结合各地实际普及不同类型的卫生厕所,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条件的地区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生态修复是生态环保领域的三个机遇。生态环保日益成为人们心中普遍接受的观念。国家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但是在区域布局上,目前行业主要关注的还是城镇。以污水处理为例,据住建部数据,2016年,我国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仅为20%,而城镇污水处理率则达90%以上。据统计,村镇污水处理具有千亿规模的市场空间。虽然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农村市场,如中设集团利用技术先发优势在江苏、湖南、福建等地的农村污水处理领域进行了率先布局,但整体来说,乡村污水治理还处在起步阶段。垃圾处理和生态修复等环境治理方面面临着同样的情况。有分析人士认为,垃圾处理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必须解决的最主要问题。今年来兴起的“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模式也需要系统性的解决乡村生态问题。在广大的乡村区域,生态环保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机遇。
3、把握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助力乡村发展
《规划》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样提出了要求。《规划》指出,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交通方面,要求改善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条件。以示范县为载体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健全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完善安全防护设施,保障农村地区基本出行条件。水利方面,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与现代化建设,推进智慧水利建设。能源方面,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完善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推动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
从政策上可以看出,乡村交通、水利、能源网络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勘察设计企业提供了机遇。以公路养护为导向的公路建设体系可能是乡村公路情况需要的模式。除传统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外,可重点关注智慧水利建设方面,着力技术取胜,重塑核心竞争力。
想必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和勘察设计领域相关的政策以及这背后的机遇后,大家不禁要问,该如何抓住这些机遇呢?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勘察设计企业只有首先清楚了解自身现状以及整个勘察设计行业面临的现状,并深入思考出路所在,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抓住机遇。改革和转型是目前勘察设计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在这样的“动荡期”中,该怎样走出自己的路呢?笔者认为有三点关键的地方。
1、找到自身定位,切记盲目进入
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巨大机遇,一些大企业已经开始或者正在布局。这些企业或已成功转型,或是外部进入的企业,但是整个勘察设计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依旧在艰难探索中。此外,乡村市场不同于城镇市场,市场体量大但分散。《规划》中对乡村进行了分类,分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不同类型的乡村基本可以说对应着不同的市场类型。因此,面对内外的复杂形势和基于挑战,我认为勘察设计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定位,才能决定要不要去抓乡村的机遇,切不可在不确定“路在何方”之前盲目选择。
2、调整战略规划,着力市场布局
确立了要不要抓机遇,如果要抓,接下来就是如何抓的问题了。根据自身定位以及整体战略规划,调整针对乡村市场的战略规划,重点应放在对乡村市场的布局上。因为乡村市场复杂多变,且行业经验相对较少,企业应对整体的布局有深刻的把握和动态调整的能力与准备。
3、优化业务模式,构建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选择传统业务模式,还是EPC,PPP等新型模式应综合考虑自身定位、市场区域类型等因素。乡村市场具有很大的特异性,这就使得每个企业都有可能找到一种独特的发展和经营模式,这点可作为其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在同类市场或者细分行业内取得优势。乡村市场的这一特点为目前面临同质化竞争的勘察设计行业提供了可发展空间。
除以上三点外,勘察设计企业在抓取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的机遇时,还应在诸如组织、运营、人才、技术等方面采取相应行动和措施。笔者以上说的三点,更多的是从勘察设计企业现状和乡村市场的“交汇处”给出自己的见解。至于路怎样走,相信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