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8年走向尾声,建筑行业改革也渐渐拉开了帷幕。2019年,建筑企业将面临着多项改革冲击,在“放管服”改革的同时,建筑施工企业也新增了许多生存压力。
那么,2019年建筑行业将有哪些变化,建筑企业将面临哪些生存难题?
1.社保全国联网
“挂靠”是建筑行业的顽疾,但因为资质审批的手续和流程十分复杂,许多建筑企业被迫选择了人员挂靠或者资质挂靠。
2019年,虽然企业资质的审批流程和人员要求降低了,但在实际施工工程和检查过程中,相应的人员还是不能少的,因此,“挂靠”将继续成为建筑企业不得已的选择。
全国社保联网后,建筑企业要想平安度过信息共享平台的监督,就得给挂靠过来的人员长期交社保。
2.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诚信指标在建企考核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守信联合激励制度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的执行,建筑企业一旦出现欠薪、质量安全问题、扬尘管理不到位、手续办理不全等等68种失信行为,轻则进入黑名单,重则逐出建筑市场。
建筑企业的失信成本非常大,必须从方方面面做到“纤尘不染”。
3.建筑工人实名制、取消劳务资质和包工头、发展专业作业公司
实名制下,建筑施工期也不但要付出人力组织和管理建筑工人队伍,还要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五险一金、社保等,同时也不能再找劳务公司和包工头合作了。可谓是用工危机、管理危机、资金危机、分包危机、诚信危机五毒俱全。
4.财税改革
从2019年1月1日起,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将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这就意味着,建筑企业必须按员工实际工资缴纳社保,而不能像以前一样按照最低基数了,这样一来,建筑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大增加。
包括社保、保证金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在这些压力面前,简化审批流程和人员考核标准等等放管服政策,都显得没有那么重大了。
总之,2019年建筑行业少不了变动,根据今年各地对各项政策的执行力度来看,这次的改革颇有来势汹汹的样子,身在其中的建筑企业,要做好心理和实力上的双重准备了。